【運營模式:單人運輸,車輛為車主自有,要求車輛的質量與售后過關】
【車型選擇:不考慮藍牌,目標車為黃牌載貨車、4米2到5米2箱長均可,但是4.2米】
【運輸貨品:機械、家電等產品】
【運距:短途,單趟運距在30公里以內】
【路況:以鄉鎮道路為主,道路較為狹窄,轉彎場地小】
通過以上用車場景分析,我們了解到劉師傅的用車需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:
1.動力強勁:作為短途重載運輸車,強勁的動力輸出能夠有效提高劉師傅的運輸效率,增加收益。
2.承載性:因為裝載的是家電、機械等貨物,重量在3-4噸之間,所以扎實的底盤是的。
3.通過性:由于運行道路與轉彎場地的限制,車輛的尺寸不能太大,通過性要過關。
4.夠舒適:雖然跑的是短途,但劉師傅一天的工作量并不小,一天下來也累的不行,所以車輛的舒適度也要跟得上。
這次整治行動就是針對檢測站的,除了,影響應該還有檢測站。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?我們也采訪了相關人員。
據檢測站的人員稱,確實有部分檢測站違規為不合格車輛年審,比如用替代車或者改裝過的車,不僅僅是針對藍牌輕卡,還有一些掛車。他估計,這類不合格的車輛的比例大約占據1%的比例。他認為這次整治對檢測站來說有一定的影響,特別是篡改數據的行為。但真正有影響的是可能10月1日將要執行的尾氣檢測相關的文件。他透露一個可以稱得上是行業的消息,國內的檢測站可能絕大多數都存在篡改尾氣結果的行為。一旦尾氣檢查嚴格起來,檢測站估計都逃不過。
如果您經常在高原、山區或者高速公路上行駛,且運輸的是大件、危險品、冷鏈等貨物,那么選擇更大的馬力是有可能幫助您提升運輸效率、降低油耗的。但如果您以短途為主,從事普貨、資源運輸等場景,那么很有可能發揮不出大馬力發動機的優勢。所以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運營場景,與場景內經驗豐富的多溝通,避免盲目追求大馬力發動機。